忘記是在某紀錄片還是什麼電影裡看到過一個橋段,有位製麵大師接受採訪,對方希望他能分享一點製麵訣竅,師傅卻說那得看天氣如何。採訪者覺得師傅八成是不想透露機密才這樣講,但師傅接著說,技巧是可以教,但每天的麵都有它醒來的獨特時機,跟天氣有關,需要憑感覺調整。
我很喜歡看這種職人故事或訪談,運動員、廚師、建築師、作家、舞者、撲克牌手。這些職人常提到的感覺,我認為那是一種「內在描述」,在長時間不斷重複操作的過程裡,看似一成不變,其實經歷了大量的變因:溫度、濕度、光線的角度、分手了、吃太飽、膕膀肌拉傷⋯⋯漸漸地,要把麵揉好就不只是五十下加幾毫升水那麼單純,有可能需要臨時換個角度,或增減次數,而這種「內在描述」只有操作的人心裡清楚。
|
大概有一兩年時間,我的瑜伽練習很需要老師一直在我身邊引導、提示、協助調整,所以我幾乎每天都會在老師身邊練習。有趣的是,當時我常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,就只是憑感覺試試看,偶爾她突然說「對!」時我反而滿頭問號,因為我感覺自己在做的跟她語言的表述並不相同,但後來,我每次那樣做,老師都說「對!」。我大概了解了,那是我們對這個動作的 「內在描述」不同,也就是我懂你意思,你也懂我意思,但我們理解這個意思的方式有可能不太一樣。
近幾年,我對自己身體練習的「內在描述」越來越清晰,我想對瑜伽老師而言,這是教課的底蘊,因為純朗誦聽來的指令或知識,學生絕對是有能力分辨的;但同時,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必須尊重,或鼓勵學生發展屬於自己的「內在描述」,因為對我們有用的表達方法,稍不留意對別人而言就可能變成生硬死板的規矩。
透過討論,詢問對方的感覺,近來身體或心理的狀況如何?漸漸我發現,當我可以開始與不同的學生,用他們各自的「內在描述」來溝通,我本身的「內在描述」也變得越寬廣,直覺更敏銳,更有機會按照當下的情境隨時微調教學方式。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