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冬天是適合沉思與閱讀的季節」,這兩三年好幾次從不同地方看或聽見這句話,原本想說大概就是指反省與展望等等。直到那天有點冷,我站在浴室等蓮蓬頭的水變熱卻沒有變熱,某幾個瞬間我以為它好像變熱了,正慶幸熱水器其實沒壞,所以更仔細感受水的溫度,結果並沒有真的變熱。
後來,我突然理解,那可能才是沉思,是仔細觀察邊界,轉變的過程,是夕陽完全落下前,或黎明升起前的一刻;是紅燈正要轉綠,前排肖年仔快扣動油門的瞬間。
是吐氣的盡頭。
pūrṇamadaḥ 那個是圓滿
pūrṇamidaṃ 這個是圓滿
pūrṇat pūrṇamudachyate 圓滿出自圓滿
pūrṇasya pūrṇamādāya 將圓滿從圓滿中取出
pūrṇam evāvaśiṣyate 皆維持圓滿
oṁ śāntiḥ śāntiḥ śāntiḥ
我喜歡在年末年初帶大家一起練習這首梵唱。
無論我對「pūrṇam」如何翻譯、解讀,我苦讀分析或甚至我自負地質疑,在我的自負與質疑落下的一刻,也體現了這首梵唱。
這是我很喜歡他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吐氣的盡頭——下個吸氣升起前的小空間,轉換的小空檔——是個安靜的庇護所,對我而言,在那裡顏色聲音溫度,連野心或自卑感都異常清晰,但舌根是柔軟的,柔軟的舌根讓我學著看清楚,無論有沒有意識到,沉思,或說瑜伽,每時每刻都在每個地方的每個人身上發生。